众多考生在考前复习阶段可谓争分夺秒,为自己规定每日必须学习的时长,大力开展“时间战”与“题海战”,然而此种方式实则不利于所学知识的系统化与条理化。考生在复习之时应集中精力,注重效率,讲求方法,当大脑疲劳之际需及时休息并进行及时调整。
一、调整认知
1. 正确看待高考
- 高考虽然重要,但并非人生的唯一出路。要认识到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一次考试的结果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可以多想想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未来的多种可能性,避免将高考结果过度理想化。
- 把高考看作是一次挑战自我、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高考,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2. 改变不合理信念
- 识别并纠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如“我必须考上名牌大学”“如果考不好,我的人生就完了”等。这些不合理信念会加重心理负担,影响考试发挥。可以用更加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来替代,如“我会尽力而为,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可以接受”“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选择,还有很多其他的道路可以走”。
3. 培养成长型思维
- 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的。不要因为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而否定自己,要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把每一次考试和挑战都当作是学习和提升的机会,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二、情绪管理
1. 深呼吸放松
- 当感到紧张、焦虑时,可以进行深呼吸放松。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受腹部的膨胀;然后慢慢地呼气,感受腹部的收缩。重复这个过程,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缓慢、深沉,持续做几分钟,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
2. 积极自我暗示
-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放松”“我有信心”“我能行”等。可以在每天起床后、睡觉前以及考试前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增强自信心。同时,避免使用消极的自我暗示,如“我不行”“我很紧张”等。
3. 适度宣泄情绪
- 当情绪压抑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比如找朋友、家人倾诉,把自己的烦恼和压力说出来,获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或者写日记,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记录下来,释放内心的情绪;也可以进行一些运动,如跑步、打球、游泳等,通过身体的活动来缓解心理压力。
三、行为调节
1. 合理安排时间
-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熬夜和疲劳学习,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可以按照学校的课程表和自己的学习进度,制定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表,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提高学习效率。
2. 适度运动锻炼
- 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如跑步、跳绳、瑜伽等,每周进行几次运动,每次运动 30 分钟以上。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3. 培养兴趣爱好
-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阅读等。这些兴趣爱好可以让你在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同时也可以丰富你的生活,提高你的综合素质。
四、环境支持
1.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期望,要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在孩子备考期间,家长可以尽量减少家庭矛盾和冲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2. 寻求老师同学帮助
- 与老师和同学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为你提供学习上的指导和建议;同学之间可以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当你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要独自承受,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他们会给你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参加心理辅导活动
- 学校通常会为高三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活动,如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可以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学习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分享经验,共同应对高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