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4006-303-880
汇上优课 绵阳仁和会计 会计证 注册会计师有什么好方法记忆

注册会计师有什么好方法记忆

2019-07-19 16:49分类:会计证阅读:123 分享


注册会计师有什么好方法记忆?很多人关注,备考注会的时候,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注会学习方法。想知道注册会计师有什么好方法记忆吗?现在,小编给大家的整理相关资料。

 

快速记住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点


1、注意集中

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

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4、过度学习

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5、及时复习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

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

注册会计师备考记不住知识点怎么办


一、先掌握再记忆

很多考生在记忆知识点的时候,完全没有做到掌握,一味的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是一件叫人头疼的事情,而且背完很快就会忘记的。要想做到真正掌握,一定要做到理解,起码将注会教材理解透彻。

二、善于对比记忆

很多知识点是相似的,容易搞混的,比如CPA经济法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两者还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同。考生们遇见这种情况,不妨进行对比记忆,比较它们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这样就很难记混。三、通过视觉、听觉进行强化记忆

听课件不仅仅是为了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理解的更好,同时也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方式记下重要内容。听课件的时候,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与视觉,用眼观察讲义的重点,用耳去听老师的讲课内容,要做到注意力集中,这样才可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回头复习的时候会记忆的好一些。另外建议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出声读一些重要内容或者很有必要记忆的内容,这也是通过听觉强化记忆。

CPA 经济法的有效记忆方法

一、口诀记忆法

利用汉字同音、谐音或编顺口溜的方式将所要记忆的内容浓缩成一两句话,读起来既琅琅上口,又合仄押韵,便于理解掌握。如经济合同的内容可以编成“一标两量 价酬金,履期方地违责任”。“一标”指标的,“两量”指质量和数量,“价酬金”指价格和酬金,“履期方地违责任”指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履行地点、违约责任。短短两句话,囊括逐项内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稍加联想,内容便心知肚明了。

二、数字组合记忆法

辅导用书中,关于数字的内容较多,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时 间为特征。如:我国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公司上市的条件之一:公司开业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二是以百分数为特征。如:公司制企 业的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企业购进的免税农产品、收购废旧物资可以按买价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并准予从销项税中抵扣。三是以 金额数字为特征。如: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万元;公司申请上市的条件之一:公司股票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将相关特 征的数字内容按上述方法分门别类,从不同侧面来把握这些内容,加深印象。

三、缩字记忆法

取某些内容的一个或几个关键字形成一句话,取其精干,以点带面。如:材料采用实际发出的五种计价方法,即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可取每种方法的首字浓缩成“先加移个后”;股票发行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同股同权、同股同利浓缩成“三公两同”等等。

四、列表记忆法

对于一些内容繁多,性质相近的内容,为了防止混淆,可以通过列取表格的形式来加深理解,这样形象直观,便于掌握。

五、对比记忆法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既是债权人,同时也是债务人,所以涉及债权、债务的有关业务,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来掌握。如:购买债券(投资)和发行债券(筹资)的溢 价、折价摊销的账务处理,很多人感到头痛。其实只要通过对比,抓住如下要领,就不难理解了。无论发行或购买债券,支付和收取的利息,均按票面价值乘以票面 利率计算,高于或低于面值的溢、折价摊销,调整其在借贷双方的方向和科目名称。发行债券,溢价摊销数额在借方,折价摊销数额在贷方;购买债券的溢、折价摊 销正好相反。

以上就是绵阳仁和会计为您提供注册会计师有什么好方法记忆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进入会计证栏目 查看

温馨提示: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4006-303-880
绵阳仁和会计地址:绵阳市涪城区警钟街3号
【学校】咨询热线: 4006-303-880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具体机构所有 | 招生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