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障碍是如何产生的?
学龄前,尤其是2-4岁的孩子,是语言障碍的高发人群,他们通常会罹患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和口吃,前两者是最常见的儿童发育性问题。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语言障碍都是如何产生的呢?
第一,病理性因素。先天性疾病是导致各种语言障碍最多的因素,像是唇腭裂、脑发育不全、听力障碍等,它们或多或少会影响孩子语言的发音、理解和逻辑等方面。比如听力障碍,就会引发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问题。
第二,发育性因素。发育性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语言环境和家庭教育。比如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有口吃者存在,宝宝就会因为好奇等原因去模仿这种磕磕巴巴的表达方式,或者宝宝稍微有一些发音不准的地方,但监护人没有及时纠正。
第三,心理性格因素。口吃是和个体个性联系最紧密的语言问题,很多孩子因为有轻微的口吃问题,会被别人取笑或孤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愈发内向,甚至出现自闭倾向。
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目前尚在研究当中。但从已知的研究成果来看,病理性、发育性和心理性格因素是导致儿童语言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我们只有明白了孩子的问题是怎么来的,才能寻求最合适的方法尽早让问题解决。
家庭训练or语言矫正?
很多家长都在苦恼一个问题:孩子有了语言问题,是选择自己在家教,还是把孩子送到语言机构去做语言矫正呢?其实,家庭训练和语言矫正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每种儿童语言障碍的引发因素和症状都是不一样的,加上个体身体、性格和心理的差异,所以每个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矫正方案其实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倾向于发音的纠正,有些孩子要着重心理的疏导,还有的孩子要先提升执行功能。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他们缺乏给孩子进行语言引导的经验,如果使用的方法不当,就会适得其反,让孩子的语言问题更加严重,并且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性格和心理的消极变化。所以,语言矫正这类专业的工作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吧。
我们并不是说家庭训练毫无用处,相反地,它可以对孩子的语言矫正工作起到强大的辅助作用。很多活动是语言机构无法进行的,比如发音巩固训练、发音器官训练小游戏以及相当一部分的认知能力提升。
这些活动恰好是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和孩子进行的。这些活动需要的是实物、特定场景和碎片化时间,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正好可以满足这些需要。所以,家庭训练和语言矫正一定要同时进行,才能保证儿童语言障碍能顺利解决。
以上就是重庆康语儿童语言康复中心为您提供有关儿童语言障碍的知识点汇总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进入素质特长栏目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