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4006-303-880
汇上优课 路问教育 中小学 教育部:科学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减少疫情对学生影响

教育部:科学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减少疫情对学生影响

2022-10-17 11:46分类:中小学阅读:256 分享
文章导语

日前,教育部召开2022年第12次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会议指出,应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师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

 

来源: 微言教育

会议强调,各地各校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科学精准、联防联控、压实责任、确保安全”,切实履行部门主管责任和高校主体责任,思想认识再提高,排查隐患再细致,工作举措再强化,工作落实再严格。

会议要求——

一是持续深入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有关文件要求,深入排查、快速解决疫情防控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

二是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不增不减执行第九版国家防控方案和第六版学校防控技术方案,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师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

三是进一步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

主动对接属地联防联控机制,夯实属地政府支持保障机制,与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通力合作,强化防疫资源保障。

四是精准落实校园管理措施

发挥卫生健康、疾控等专业力量作用,动态调整优化校园管理措施,因时因势、一校一策做好校园管理。

五是加强思想教育引导

高校领导、干部、教师、辅导员等工作力量要下沉到学生当中,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悉心做好政策解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畅通学生诉求反映渠道,及时跟进解决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优化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切实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六是强化责任落实

各地教育部门要切实落实行业管理责任,高校要深入细致精准组织做好疫情防控、教育教学、生活保障等工作,师生员工履行个人责任,做好健康监测、核酸检测、信息报备,共同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

拓展阅读:第六版学校防控技术方案(节选)开学后

(一)重点环节防控

1.入校排查登记。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7天的健康状况、旅居史等。对于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及时就医、按规定流程处置,不带病上班、上学。

2.校园出入管理。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来访人员还需核验健康码,并进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入校时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按规定流程处置并实施隔离区环境和设备消杀。加强对物品配送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

(二)入校后防控

3.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传染病防控制度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4.加强健康管理。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完善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充分发挥家校协同作用,筑牢家校同防安全防线。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腮腺炎等校园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工作。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账。

5.巡检重点区域。开展门卫、教室、实验室、办公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巡查,排查风险,加强整改。做好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工作,定期通风换气,合理增加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分类投放,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和清运登记。

6.保持手卫生。在体育运动场所、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配备洗手用品。引导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卫生,采用正确方法洗手。

7.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无害化处理。采用校外供餐的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2〕27号)要求,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进校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校,送餐时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8.加强寄宿管理。寄宿制学生,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学生家长。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测量体温,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加强宿舍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持卫生间清洁。

9.强化健康教育。学校应按要求配备健康教育教师,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将新冠肺炎和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遵守《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掌握传染病防控基本知识和技能。

10.提供心理支持。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面向师生员工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健全心理干预机制,制定受疫情影响人群的心理干预方案,强化危机识别与干预意识。加强对师生员工情绪及行为异常的关心关注,对出现心理问题的个体及时干预。

11.加强近视防控。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持正确读写姿势。教师授课应当合理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减少线上教学及作业时间。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线上学习时,尽量使用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注意视屏距离,严格控制视屏时间。合理安排作息,引导学生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确保睡眠充足。鼓励低风险区学生开展足够时间的户外活动。

12.做好人员防护。在当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检,对安保、保洁、食堂等校园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增加核酸检测频次。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戴帽子和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上报和就诊。学校所在县(市、区、旗)范围内没有本土疫情的地区,师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

 

 

以上就是路问教育为您提供教育部:科学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减少疫情对学生影响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进入中小学栏目 查看

温馨提示: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4006-303-880
路问教育地址:北京、成都、长沙、郑州、苏州、重庆、兰州等全国分校(在线教学+面授学习)
【学校】咨询热线: 4006-303-880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具体机构所有 | 招生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