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注重的是幼儿感觉和动作的发展,目的就是帮助婴幼儿不断与环境产生互动,帮助婴幼儿通过自己的触觉、听觉、视觉等等感觉,去认识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和声音,去认识自身,去认识自己的感觉,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孩子的动作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等。
感统训练对孩子的好处:
第一、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
第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
第三、感觉统合训练可使普通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入正常的教育之中。
第四、感觉统合教育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影响。
第五、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第六、感觉统合训练可培养儿童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
第七、培养儿童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家长对感觉统合的误区:
误区1:感统失调是一种病——有的父母以为感统失调是一种见不得人的病,其实它在所有孩子的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上有不同差别而已。就算成年人也会有感统失调,例如:晕车、怕高等等这些都是感统失调的表现,而做感统训练是为了让孩子更自信、学习能力更强等。
误区2:长大了自然就会协调——有的父母认为,宝宝的身体不协调是年龄太小的原因,长大了自然就会正常,其实在0—3岁,特别是6—12个月,正是幼儿学爬、学走的关键期,也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最佳的时期,错过了时机,宝宝的身体会有很多的潜力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误区3:游戏也要有限制——有的父母会因为沙子、泥巴太脏而制止宝宝的游戏,其实每一个游戏都有其可贵之处,只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阻碍宝宝的兴趣延伸。
误区4:学步车有利于早走路——有的父母为了让宝宝快点学会走路,用学步车来进行“辅正”,其实这恰恰违背了成长的正常要求,宝宝的爬行期是不可逾越的,要尽可能让宝宝爬行,这样才有利于四肢肌肉的发育,为今后的成长里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误区5:感统训练交给老师就行了——有的父母重视到了感统训练,却认为有专业老师带着宝宝就可以了,无需家长费心。其实训练过程中的亲子交流才是感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日常护理中有了你的鼓励与赞扬,宝宝才会更加努力地去训练,而且有助于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
误区6:感统训练是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训练——有的家长一提到感统课程这个词,就感觉这是给特殊儿童上的课程,我的孩子不需要。其实,感觉统合过程是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每个人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感觉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