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4006-303-880
汇上优课 路问教育 中小学 河南对口援疆,助推新疆教育发展

河南对口援疆,助推新疆教育发展

2023-04-17 17:20分类:中小学阅读:772 分享
文章导语

河南对口支援哈密市、十三师新星市实施“组团式”援疆,通过“支援一所学校、示范一个地区”;开展“青蓝工程”,将“师带徒”做深做实,提升地方教师的“造血”能力;推进“校长职级制”、“教师师管校聘”、“五育并举”,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实施“组团式”援疆:从硬件提升转向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瓜果”飘香哈密。豫哈实验学校不仅是援疆的一个符号,也是援疆项目、资金、人才的集大成者,更是豫哈“手拉手”的一个缩影和自治区组团式援疆试点学校,实现了由一所民族学校向普通学校的转型。

“红星”闪闪发光。河南省实验中学等校组团下的十三师新星市红星高中学业成绩三年连攀历史新高,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连创历史佳绩,艺体教育持续领跑全疆。2021年刚组建的十三师新星市第一中学,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等校选派一支优秀团队,智力托管加持ms支教,一所新星引领、兵团知名、质量一流、特色突出、成果丰富的兵团东疆*呼之欲出,承担起兵团首批“内初班”的培养重任。

做好新时代教育援疆工作,河南不断创新求索。三年来,组建“学校领导+中层骨干+专任教师”教育组团20个,建成线上线下各级基层师资培训基地50个,形成涵盖受援地所有学段、全部学科的“组团式”援疆格局。

基础教育根深叶茂。在豫哈两地的共同努力下,哈密市和十三师新星市实现了幼儿园“应建尽建”、中小学建设标准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办学条件整体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覆盖率达100%,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职业教育开启新篇。河南7所高等院校、7所技师学院、7家实训企业三个层次对口援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7个院系,争创自治区优质职业院校,形成从中职到高职再到联合举办应用型本科专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河南1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采取一个学校对口一个专业的办法”援建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形成“理念+规划+改革+人才+管理+技术+资金+文化”八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援疆新模式,在全兵团推广。援疆加持下的新星职业技术学院(筹)破茧成蝶,近期挂牌,高等教育梦想成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哈密和十三师职业院校荣获国家三等奖1项,自治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5项,获奖层次和数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走上“一带一路”的主战场,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开展“青蓝工程”:提升地方教师“造血”能力

从“飞鸽牌”到“永久牌”,河南教师王海森援疆已经走过9个年头,也培养出了朱静等多位“高徒”。

把作业写在大地上、星光大讲坛、师徒结队、豫哈兵地联合教研……

通过思想上引、经验上传、方法上教、形式上带,援疆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教师,“传帮带”成效逐步显现。

学校星火工程师徒结对*仪式上援疆教师李德江与徒弟结对

变“输血”为“造血”,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依托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优质资源,打造骨干教师赴豫培训班等系列教师专业发展平台,采取与河南ms混合编班等方式开展红星ms和骨干教师针对性培训,线上线下培训受援地教师5000人次。启动“最美教师”宣传推介活动,建立教师发展基金,设立中原ms工作室,构建起从校级骨干到市(师)级骨干到ms为引领的教师梯队攀升体系,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生态。

开展“青蓝工程”,提升教师教研水平。面向援疆教师,河南省教育厅设立援疆专项课题,实施“十个一”工程和“双百计划”,立项200项课题,共建200个教学团队,中原ms周素娟老师课题引领下的“古诗文学生分级经典诵读”成果推广见效。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410人,培训教师7万余人次,发表论文452篇,获得省级奖项60余项。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河南援疆教师“不做客人做主人,不当过路人当领路人,不做空谈人做实干人”,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提升受援地的教育造血能力,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坚持改革创新: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在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眼中,副校长郝红艳身上有一种氤氲而出的知性美,不耀眼,却恒久绵长。她创建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很多孩子找到心灵的归宿。

通过“校长职级制”改革竞聘上岗的郝红艳等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正在引领这所学校开创新局面。学校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积极推动学校发展与产业园区、产业与专业、培养与培训、政产学研的“四个一体化”,“校中企、企中校”,既让孩子们得到真刀实枪的实践训练,又促进教师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实现学生的“毕业即就业”和教师的“双师型”队伍建设。

在河南对口援疆前指党委副书记、十三师新星市党委常委、副师长、教育工委书记朱自锋看来,项目、资金、人才固然重要,但最深沉的力量还是理念和制度的改变。借鉴河南教育改革经验,打出一套组合拳,实施“校长职级制”、“师管校聘”等一系列综合改革,推动当地教育系统实现理念之变、方式之变、结构之变、制度之变。

河南省优质高职院校“组团式”对口支援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仪式

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倡导教育家办学。取消学校的行政规格和校长行政级别,建立完善校长任职、选拔、管理和考核机制,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公开选聘12位校长和25名副校长,其中4名援疆干部人才入选。改革后,校长队伍上新率45%,轮岗率33%,平均年龄47.2岁,较前下降5.2岁。打破了官帽子、行政化,实现了从“职务”转向“职业”,真正实现“能上能下”。同步组建师市党委教育工委、工委纪委,夯实基层基础,推行中小学书记校长“一肩挑”。

推进师管校聘改革,激活教师队伍活力。在“师管”方面,人社部门将岗位、职称总量下达市教育局统一调配,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盘活了教师资源。在“校聘”方面,制定内设机构及中层干部职数管理意见、岗位工作量标准、绩效奖励等配套文件,向班主任、一线教师倾斜,班主任津贴由每月人均不足200元提升至600元,绩效分配差距在1万元以上,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时,对5所艰苦边远团场学校实行差别化补助,最远学校1000元/月/人。建立交流轮岗制度,全师每年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10%,加大生活交通补贴(每月700-1600元)。

援疆教师王涛在进行青年教师培训

上半篇体制机制改革的活力释放之后,下半篇深化教育教学的内涵改革已渐次展开,中央有关部门向全国转发教育改革经验。十三师教育局原局长游海清深情地讲,这三年教育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遗憾的是退休早了,没能投入其中。

立德树人,以文润疆。河南第十批教育援疆团队还持续开展“文化润疆·豫哈少年行”夏令营研学等系列活动,加强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启动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作品创作,组织编写青少年教育读物《雪莲牡丹一园香》和《黄河天山共明月》。举办“豫哈同心颂党恩”万人红色经典诵写讲大赛。组织的“杨克西老师情暖边疆”系列油画作品新疆展引起强烈反响,一幅“民族团结一家亲”赠予中国教师博物馆收藏。援疆教师李福臣组建的少数民族学生唱团,星光点亮校园,维族小姑娘夏伊代﹒阿不来孜腔味十足的豫剧传唱,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豫哈两地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了一起。

*文章素材来源于人民日报,经小编整理后发布,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以上就是路问教育为您提供河南对口援疆,助推新疆教育发展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进入中小学栏目 查看

温馨提示: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4006-303-880
路问教育地址:北京、成都、长沙、郑州、苏州、重庆、兰州等全国分校(在线教学+面授学习)
【学校】咨询热线: 4006-303-880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具体机构所有 | 招生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