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物,同学们常常会出现知识点混淆的情况,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内环境有关的易错易混知识点。
(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2)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 内环境。
(3)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 内环境的成分。
(4)内环境稳态≠内环境恒定不变:内环境稳态是一种 动态平衡并非恒定不变的。
(5)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不是同一器官:合成在下丘脑,释放在 垂体。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6)环境温度影响调节方式: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为神经—体液调节,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主要是 神经调节。
(7)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体内都缺乏胰岛素
①Ⅰ型糖尿病:胰岛 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需终生注射胰岛素治疗。
②Ⅱ型糖尿病: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 受体受损有关),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并没有下降。
2.与免疫调节有关的4点提醒
(1)关注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①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 浆细胞。
②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 浆细胞。
③唯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2)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形成,两种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成 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
(3)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既参与 体液免疫,又参与 细胞免疫。
(4)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效应细胞的来源不同
①初次免疫:B细胞或T细胞。
②二次免疫:a.B细胞或T细胞;b. 记忆细胞。
3.与生长素有关的6点提醒
(1)胚芽鞘尖端的系列实验应明确的问题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 尖端。
②发挥作用的部位—— 尖端下面一段。
③感光部位—— 胚芽鞘尖端。
④生长素的作用—— 促进生长。
⑤弯曲生长的原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⑥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单侧光照、地心引力等。
(2)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具有相同作用效果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 最适浓度的两侧。
(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不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正常生长。
(4)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单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 较高,而双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 较低,所以在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去双子叶杂草。
(5)用生长素处理而获得无子果实,果实细胞中的 遗传物质未改变。
(6)植物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生长素能由低浓度的顶芽部位向高浓度的侧芽部位运输,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主动运输,且是极性运输。
4.有关植物激素作用的5点提醒
(1)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的激素是不同的:果实发育主要是 生长素的作用结果,果实成熟主要是 乙烯的作用结果。
(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即 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即细胞 数目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植株生长。
(3)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是某一种植物激素单独起作用,而是由 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4)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 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5)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的表达进行 调节。
5.原核细胞的3个易错点
(1)无 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含有有氧呼吸酶。
(2)无 叶绿体,若含有光合色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3)无 染色体,只能在DNA分子水平上产生可遗传变异。
6.与细胞核有关的3点提醒
(1)无核细胞不生长、不分裂。
(2)核糖体合成的起点在 细胞核内,发挥作用在细胞质内。
(3)蛋白质和RNA能通过 核孔进出细胞核,DNA不能进出细胞核。
7.与分泌蛋白相关的易混说法的3点提醒
(1)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线粒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细胞膜。
(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膜结构:线粒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以上就是安阳励学个性化培训学校为您提供生物备考:辨析与内环境有关的易错易混知识点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进入高中辅导栏目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