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乐观开朗,聪明阳光,是个遇事不怕挫折、不怕磨难的人。但为什么有的孩子好像天生悲观,有的孩子却可以乐观的面对困难呢?一部分原因是来自生理层面的,悲观的父母可能会将悲观的基因遗传给孩子。这是天生的,无法改变。但更重要的一部分来源于社会环境。
如果孩子身边经常接触并对其有影响力的人(父母长辈、老师、亲密朋友)是悲观的,那孩子多半也是悲观。
当孩子看到这些人使用悲观的思维模式去面对困难的时候,潜移默化下,孩子也会学会悲观的思维方式。
另一个可能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历了重大事件,导致孩子悲观的看待这个世界。
那么,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呢?
1、勿对孩子控制过严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所以对孩子教育的时候就会比较严格,以为这样对孩子才是好的,其实不是这样的。
作为父母,当然不能对孩子放任不管,但是也不能教育过严。
有时候,家长会面对自己并不擅长的内容,比如某项运动、绘画、数学等。
这个时候,不要急于否定自己,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对事情做出否定的论调,时间长了,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心理。
想让孩子积极面对挑战,勇于克服挫折。家长首先要先改变自己,让孩子知道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技能。这样孩子在未来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会坚定自我的信念。
要知道孩子的心理是天真烂漫的,如果孩子长期处在这样严格的环境中,那么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
所以,我们要适当给孩子放权,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孩子才能渐渐的乐观开朗。
2、让孩子爱好广泛
一个有爱好的人总比一个没有爱好的生活得更开心,孩子也是如此的。
在生活中,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爱好,不仅仅是要培养孩子一个爱好,而是培养多个爱好。
家长要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快就消失的,如果孩子只有一种爱好的时候,往往当他们度过了好奇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低落。
比如说,孩子很喜欢晚上看动漫,但是突然有一天晚上,动漫不播了,那么孩子就会不开心。
但是当孩子还有其他爱好时,他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面,而不会持续保持这种不开心的状态。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父母应让孩子多和小伙伴接触,在愉快的活动中建立友谊,如小伙伴们一起在玩耍中互相熟识,这对孩子处理问题能力的大小、自我表现能力强弱有很大关系。
在建立了朋友关系后,就具备了朋友的共同目标,从而也为结成快乐的小伙伴和愉快的集体创造了条件。
适应性差和有逃避性的孩子,要先让孩子接触较安全的陌生环境和态度友善的陌生人,以后逐步接触较复杂的环境和各种态度的人,接触的时间和次数也应逐步增加。
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可以让孩子单独接触新的环境,让他们学会与不同的人融洽相处,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不断鼓励孩子坚持下去,时间一长,就会逐渐培养出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
4、创建快乐的家庭气氛
我们都知道,一个家庭的氛围是好还是坏的,有时候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孩子的成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是任何其他环境都不能替代的。比如,在家里的时候,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这样的话,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开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清楚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要创建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爱。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正确的教育方式,采取正确的培养方法。
好的家庭氛围能成就健康的孩子,反之亦然。孩子如同种子,家庭环境就如同培育种子的土壤,父母本身是健康积极的,那么这个土壤就是肥沃而温润的,孩子自然就能茁壮成长。
人们都希望家里的成员是合作的,积极的,那么家里的气氛自然会充满欢乐,家长会成为孩子心里积极和宽容的榜样。
5、“NED”方法改变思维
认知学专家表明:悲观的人可以使用“NED”方法来改变自己的思维。
首先,帮助孩子识别出负面情绪。
其次是将其外化,让孩子想象这些负面的声音是来自一个讨厌的对象,这个对象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生活不好过。
最后,让孩子与这个声音进行争辩,也就是反驳这些悲观想法。
但无论是使用什么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家长自己需要乐观的去对待生活,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学习到乐观思维模式。
但乐观并不代表回绝所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是生活中不可避免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要做的是识别它、接受它、并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为父母来说,既是孩子的养育者,也是引导者,因此希望孩子乐观的同时,家长也要练就一份平常心,去接纳世事无常,去包容家庭成员的不完美,对生命充满感恩,对世界充满好奇。
如此,孩子自然便能学会乐观和豁达。
以上就是昆明i2艾途儿童成长中心为您提供如何培养出一个乐观的孩子?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进入咨询问答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