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4006-303-880
汇上优课 成都培训 路问教育成都分校 学习资料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02-24 09:44阅读:187 分享
新闻导读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科目的备考,做模拟试题是必要的。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分享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

A.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D.采用各种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
2.解放区土改意义重大,主要包括
A.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B.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C.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D.将土地私有变为土地集体所有
3.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与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
D.工人阶级
4.1949年3月,中国共 产 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这次会议
A.确立了消灭国民党残余部队,迅速夺取民主革命全国胜利的方针
B.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C.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D.在中国共 产 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5.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完成了创建新中国的历史任务。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与1945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不同表现在
A.中国共 产 党居领导地位
B.容纳多党派参加
C.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D.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答案解析
1.【答案】ABC
【考点】《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析】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 产 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故答案选ABC项,选项D是《五四指示》中的内容,故不选。
2.【答案】AB
【考点】土地改革意义
【解析】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经过这个运动,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 产 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故本题选择AB。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的是没收官僚资本,故C不选。将土地私有变为土地集体所有,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故D不选。
3.【答案】ABC
【考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解析】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它们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故答案选ABC。
4.【答案】ABCD
【考点】七届二中全会
【解析】1949年3月,在中国人民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 产 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做了报告,主要内容有:第一,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第二,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第三,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第四,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故答案选择ABCD。
5.【答案】AC
【考点】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
【解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领导者是国民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领导者是中国共 产 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不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故答案选AC项。两次会议都容纳了多党派参加,都没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因此不选BD项。

 

以上就是路问教育成都分校为您提供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进入学习资料 查看

温馨提示: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4006-303-880
路问教育成都分校地址:成都市高新区环球中心N2区8F(线上学习+面授结合)
【学校】咨询热线: 4006-303-880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具体机构所有 | 招生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