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4006-303-880
汇上优课 成都培训 成都新学高考学校 学习资料 浙江工业大学2024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浙江工业大学2024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2024-03-18 11:15阅读:546 分享
文章导语

浙江工业大学招生专业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和F组等6个类别。报考浙江工业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个专业组,不能兼报。

招生计划、报名条件及报名办法

第十二条 

招生计划:

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面向浙江省招生,总计划数为500名。学校将招生专业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和F组6个类别。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个专业组,不能兼报。

具体报考专业组类别、专业类名称、包含专业、计划数及报考相关专业所需的选考科目要求见表1。

表1  2024年浙江工业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计划表

经专家组测评确有突出特殊才能和卓越表现(报名条件(二)类)的考生,可在全校所有招生专业类中选择填报志愿。录取名额不占上列计划。

第十三条 

报名条件:

(一)具有浙江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综合素质评价均为B等(含)以上,新高考改革前的往届生综合素质评价均为P等(含)以上,且要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可申请:

报考A组和B组,要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可申请:

1.学业水平考试7门(含)以上科目为A等,其余为C等(含)以上。

2.学业水平考试5门(含)以上科目为A等,其余为C等(含)以上,且符合专项条件之一者(各专项项目请在我校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zjut.edu.cn)网上报名专栏——“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内进行查看)。

报考C组、D组、E组和F组,要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可申请:

1.学业水平考试6门(含)以上科目为A等,其余为C等(含)以上。

2.学业水平考试5门(含)以上科目为A等,其余为C等(含)以上,且符合专项条件之一者(各专项项目请在我校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zjut.edu.cn)网上报名专栏——“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内进行查看)。

(二)具有浙江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综合素质评价均为B等(含)以上,新高考改革前的往届生综合素质评价均为P等(含)以上,在学科研究、科技创新、艺术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具有突出特殊才能和卓越表现的学生,可以申请报考(学生自荐、所在中学推荐或专家推荐均可)。自荐或专家推荐的考生须经所在中学审核,考生名单由各中学按规定在校内进行公示。

第十四条

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请登录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zjut.edu.cn)网上报名专栏,进入“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根据网上提示的报名流程办理报名相关手续。

2.凡符合自行申请条件(报名条件(一)类),或符合具有突出特殊才能和卓越表现(报名条件(二)类)的考生,在报名系统内只能选择一个“报考组别”报考,不能兼报。

3.书面材料在线提交:以下材料要求扫描(拍照)后上传报名系统,上传文件要清晰可见,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3M。

①《浙江工业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申请表》:要求在线填写、提交并打印。纸质申请表填写的内容必须经中学教务处审核认定,并加盖中学公章,考生本人签名后将盖章签名的申请表扫描(拍照)上传。

②专项条件获奖证书:高中阶段获得的符合报名条件中所列举的获奖证书或证明材料,并扫描(拍照)上传。

③个人陈述:须由本人亲笔手写,内容包括高中阶段成长经历及表现(获省级(含)以上学科竞赛奖励情况)、参与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文学创作、文体活动情况,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情况,报考理由、对报考专业认识及对个人规划与设想等,字数控制在1000字左右,并扫描(拍照)上传。

④报名条件(二)类的考生补充材料:符合具有突出特殊才能和卓越表现(报名条件(二)类)的考生需提供《浙江工业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突出特殊才能考生中学审核表》,有中学推荐或者专家推荐的考生需同时附《浙江工业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突出特殊才能考生推荐表》(表格可至我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下载),并扫描(拍照)上传。

4. 书面材料现场审核:请考生在报到当天将书面材料原件提交现场审核(材料无须邮寄)。

第十五条

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3月2日上午10:00至3月11日下午16:00。请于报名截止时间之前,完成报名并在线提交所有材料。

选拔程序

第十六条

书面评审:

1.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专家委员会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书面评审。根据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竞赛获奖、中学阶段综合表现以及个人陈述情况等材料进行评审。A组、B组按照专业组招生计划数的10倍来确定通过书面评审的考生名单;C组、D组按照专业组招生计划数的7倍来确定通过书面评审的考生名单;E组、F组按照专业组招生计划数的6倍来确定通过书面评审的考生名单;学业水平考试10门科目为A等的考生和经资格初审符合专项条件的考生可直接通过书面评审。

2.申请具有突出特殊才能和卓越表现(报名条件(二)类)测评的考生,学校根据特殊才能情况组织相对应的专家组进行评审。

3.书面评审结果将在学校本科招生网上公布,考生也可通过学校招生报名系统查询。

第十七条

综合素质测试:

1.通过书面评审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须参加学校组织的综合素质测试,综合素质测试按照不同报考专业组分组进行,采用面试方式进行,以考察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为主。

2.通过书面评审符合具有突出特殊才能和卓越表现(报名条件(二)类)测评资格要求的考生,其综合素质测试采用特殊才能测评方式进行。学校根据其特殊才能情况,组织相对应的专家组,进行特殊才能测评。

3.综合素质测试(包括具有突出特殊才能和卓越表现(报名条件(二)类)测评)结束后,A组、B组按照专业组招生计划数的10倍,C组、D组按照专业组招生计划数的7倍,E组、F组按照专业组招生计划数的6倍来确定入围考生名单,各组别末尾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同分者一并入围。最终入围考生总数不超过学校“三位一体”招生计划数的8倍。考生可通过学校招生报名系统查询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包括具有突出特殊才能和卓越表现(报名条件(二)类)测评)。

第十八条

入围考生名单将在学校招生网上进行公示,并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第十九条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3月2日上午10:00至3月11日下午16:00;

学校书面评审时间:3月30日前完成;

书面评审结果查询、网上缴费时间:3月30日至4月7日下午16:00;

综合测试通知书打印时间:4月9日下午13:30开始;

考生报到时间:4月12日(以具体通知为准);

特殊才能测评时间:4月12日(以具体通知为准);

综合素质测试时间:4月13日至14日(以具体通知为准);

综合素质测试(包括特殊才能测评)结果查询时间:4月28日起。

录取办法

第二十条

入围考生必须参加2024年高考普通类报名和考试。考生录取安排在普通类提前录取。志愿填报纳入我省普通高校普通类提前录取院校统一填报,考生须在院校志愿栏的第一志愿栏填写我校志愿,否则无效。未被我校录取的,进入后续志愿的投档程序。考生所填专业(类)志愿应为入围报考专业组内的专业(类),跨专业组类别填报专业志愿无效,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我校各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且高考总分不低于浙江省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的95%。(具有突出特殊才能和卓越表现(报名条件(二)类)的考生不受此限)。

第二十一条

对进档考生,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综合成绩按“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2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20%+高考总分(折算成满分100分)×60%”计算形成。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则按单项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单项顺序排列依次为:综合素质测试成绩、高考总分(同分则按照高考位次号排序)、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换算见附表,高中阶段具备相关选修课程学分或相关选修课程成绩优良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新高考改革前的往届生技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等第按考生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中等第高的计入。

表2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换算对照表

第二十二条

专业投档办法:学校按招生各个专业组计划数1:1划定校内投档基准线,按“分数优先,平行志愿”的原则择优录取,专业间不设级差分。当考生综合成绩无法满足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学校根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招生计划未满专业(被调剂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未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如仍不足,则从投档基准线下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逐一择优录取到未满专业,直至满额。

第二十三条

若考生志愿填报人数未到各个专业组计划数的110%,则录取人数控制在志愿填报专业组人数的85%以内(具有突出特殊才能和卓越表现的考生除外)。

第二十四条 

对经专家组测评确认具有突出特殊才能和卓越表现的考生,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一起研究确定综合成绩合成比例,可提高综合素质测试(特殊才能测评)在其中的权重。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一起研究确定具有突出特殊才能考生拟录取名单并公示,无异议后录取。

以上就是成都新学高考学校为您提供浙江工业大学2024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进入学习资料 查看

温馨提示: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4006-303-880
【学校】咨询热线: 4006-303-880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具体机构所有 | 招生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