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小儿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常见的多动症“误区”
误区一:多动症不是病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多动症根本就称不上一种病,孩子的调皮爱动、精力旺盛甚至是聪明的表现。但其实,“多动症”在几十年前就明确了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
多动症的医学上专业术语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常见于学龄期儿童,往往在3岁左右就会出现一些症状。
根据2021年5月《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流调报告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6.4%。也就是说,50个孩子中可能就有3个有多动症。
误区二:这病能根治不?不能那就算了!
对于孩子多动症这件事,有家长很焦虑、担心,但也有家长觉得多动症治疗也不能完全改变,于是便开始“破罐子破摔”,就此开启“摆烂人生”。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疾病有很大一部分都没法完全治愈,多动症也是其中之一,但是不能治愈并不代表就不用治了。早期的发现和科学治疗,是有希望控制和改善疾病的核心症状的,同时,通过治疗还能让多动症患儿提升学习、社交、行为等多方面的技能。
多动或注意力缺失,是会给孩子造成一系列问题的,比如最直接的就是学习困难,在学校班级里没有存在感,甚至自尊会受到伤害,乃至于与老师、家长对抗,逃学等。如果一味地任其发展,不及时识别多动症,尽早干预,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潜在的情绪影响,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问题。
误区三:孩子好动就是多动症
很家长对多动症都有个共同的误解,认为多动症就等于孩子爱动调皮、不听招呼、坐不住,其实这只是多动症的一类表现而已。
临床中部分已确诊多动症的孩子其实并不“多动”。因为“多动症”有三种类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注意缺陷多动混合型,类型不同,主要表现也有所不同。
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的多动表现并不明显,这一类孩子的主要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做题马虎;做作业时丢三落四、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写字漏笔画、读书漏字换字.....
也有一部分孩子的 多动、调皮不属于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也不等于多动症。身体健康的娃儿就是精力充沛, 喜欢上蹿下跳、爬树逮虫也是属于娃儿的天性,还有的娃儿活动水平天生比一般娃儿高。
所以,不能把娃儿正常发育过程中的调皮、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等同于孩子是有了多动症。是不是多动症,还是要专业医生、专业方法来评估。
误区四:等孩子长大自然就好了
儿童时期的多动症,很有可能会延续到成年。虽然多动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减轻,但仍有10~60%的儿童青少年多动症症状,会延续到成年。根据调查显示,大概有4.5%的成人会表现出多动症的问题,并对生活社交、学习和工作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
成年人多动症的表现:很难集中注意力;做计划很难;做事难以分清轻重缓急,常导致错过最后期限;多任务处理有困难;无法控制冲动,在排队等候或者堵车时情绪暴躁;面对挫折和压力时,难以承受,常常逃避。
多动症孩子的表现
1、任性冲动、情绪不稳: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2、学习困难:本症患儿大多智力不低,但由于好动贪玩,注意力不集中,以致学习困难、成绩不好,造成父母的负担。他们经常严格督促他们学习,尽管如此学习 效果还是不够理想,甚至多数功课不及格。
3、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平时对作业记不住,粗心大意,边做边玩,随便涂改,拖拖拉拉不能完成作业。轻症患儿,当他们感到有兴趣活动,如看电视、听广播故事时尚能集中注意。
4、活动过多:总是爬上爬下,不能静坐。上课不能安静听课,下地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影响课堂秩序。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在家时则到处奔跑,活动不停,想干什么就马上干什么,乱翻东西,对图书、玩具等毫不爱惜,片刻也难以安静。
以上就是重庆康语儿童语言康复中心为您提供常见的多动症“误区”汇总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进入学习资料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