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4006-303-880
汇上优课 郑州培训 郑州学大教育 学习资料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高考考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高考考点

2024-11-28 03:52阅读:311 分享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高考考点,今天主要为大家整理了高中政治的文化生活高考考点内容,希望对于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   有关文化作用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社会作用、双重性;文化对政治经济、综合国力及对人的影响。

2.文化多样性的作用对世界: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民族: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传统文化的作用对民族: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社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4.中华文化的作用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不竭的力量之源。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导向和示范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二)   有关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

1.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作用: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国内: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国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要求: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

(三)   有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因、措施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

1.原因:(1)文化多样性。(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需要。(4)防止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

2.措施:(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差异,理解个性。(3)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4)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5)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6)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7)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8)防止文化渗透,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   有关中华文化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

(1)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①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从构成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从内涵看: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②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构成

①从发展过程看: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②从组成看:中华各民族文化或各区域文化的总汇。③从内容看:博大精深。④从性质看:精华和糟粕。

(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5)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条件: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6)做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7)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8)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9)反对错误倾向。

(10)当代中华文化的“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中华文化的力量: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

(五)   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

(1)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

(2)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3)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4)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5)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6)是中华文化之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精神命脉。

(7)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8)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以上就是郑州学大教育为您提供高中政治文化生活高考考点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进入学习资料 查看

温馨提示: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4006-303-880
【学校】咨询热线: 4006-303-880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具体机构所有 | 招生合作 | 免责声明 | 版权/投诉